在文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本文,大家就来了解一下,有关量字的成语集锦。
量 读音是liàng,部首是里,笔画是12画,繁体字是量,结构是上下结构,五行属火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确定、计测东西的多少、长短、高低、深浅、远近等的器具:量具。量杯。量筒。量角器。
◎ 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、计测:计量。测量。量度。量体温。
◎ 估计,揣测:估量。思量。打量。
含“量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比量齐观(bǐ liàng qí guā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廖仲恺《中国的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》:“因此我们的输出,必不能和输入比量齐观。” 用法:比量齐观作谓语、宾语;指同等看待。 成语释义为观:看。指同等看待
宽宏大量(kuān hóng dà liàng):是褒义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元 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 用法:宽宏大量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宽宏:度量大。形容心胸开阔;度量大;能容人、容事。也作“宽洪大量”。
玉尺量才(yù chǐ liáng cá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·李白《上清宝鼎》诗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尽,君才无时休。” 用法:玉尺量才作宾语、定语;指高标准。 成语释义为玉尺:玉制的尺,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。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。
人无貌相,水无斗量(rén wú mào xiàng,shuǐ wú dǒu li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8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三回:“人无貌相,水无斗量,西子向业浣纱,飞燕曾充婢役,我虽一贫家女,将来或得幸遇,也未可知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释义为相:估量,评价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
量力而行(liàng lì ér xí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” 用法:量力而行偏正式;作谓语;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。 成语释义为量:估量;估计;行:做;干。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。
跟“量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---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苏轼 宋朝
伤心阔别三千里,屈指思量四五年---《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》韩偓 唐朝
夜寒微透薄罗裳,无限思量---《画堂春·春情》秦观 宋朝
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---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苏轼 宋朝
思量旧梦,黄梅听雨,危阑倦倚---《水龙吟·雪中登大观亭》邓廷桢 清朝
含“量”字的成语大全:
后福无量、量力度德、量能授官、以泽量尸、齐量等观
雅量高致、较瘦量肥、铢铢较量、校短量长、量金买赋
成语,在大家平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识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话的。以上关于“量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量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