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里,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也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,带跃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跃 读音是yuè,部首是足,笔画是11画,繁体字是躍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跳:跳跃。飞跃。跃进。跃然。跃动。跃跃欲试。
含“跃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踊跃争先(yǒng yuè zhēng xiā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4回:“遇见善事,莫不踊跃争先,毫无小人习气,因而邻邦都以‘大人国’呼之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释义为踊跃:欢欣奋起的样子。积极争着赶在前头,不甘落后
跳跃纸上(tiào yuè zhǐ shà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补充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凡例》:“其面目精神,跳跃纸上,勃勃欲生,况加以优孟摹拟乎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释义为活跃地显现在纸上。形容描写生动逼真
横戈跃马(héng gē yuè mǎ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元·陈以仁《雁门关存孝打虎》:“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,嗔忿忿横枪跃马。” 用法:横戈跃马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在战场上作战的神态。 成语释义为横持戈矛,策马腾跃。形容将士威风凛凛,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。
龙腾虎跃(lóng téng hǔ yuè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 严从《拟三国名臣赞序》:“圣人受命,贤人受任;龙腾虎跃,风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。” 用法:龙腾虎跃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
跃然纸上(yuè rán zhǐ shà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补充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清 薛雪《一瓢诗话》:“如此体会,则诗神诗旨,跃然纸上。” 用法:跃然纸上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跃然:跳跃;活跃的样子。形容好像活的一样;跳跃在纸面上。
跟“跃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卧龙跃马终黄土,人事音书漫寂寥---《阁夜》杜甫 唐朝
一山飞峙大江边, 跃上葱茏四百旋---《七律·登庐山(一山飞峙大江边)》毛泽东 近代
冲波突出人齐譀,跃浪争先鸟退飞---《竞渡诗 /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》卢肇 唐朝
甚时跃马归来,认得迎门轻笑---《青门饮·寄宠人》时彦 宋朝
读书不作儒生酸,跃马西入金城关---《送董元达》谢逸 宋朝
含“跃”字的成语大全:
燕跃鹄踊、拏风跃云、欢呼雀跃、喜跃抃舞、龙翔虎跃
鸢飞鱼跃、跃马弯弓、跃跃纸上、鱼跃鸢飞、匣剑何时跃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使用的,因此,关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笑话的。上面有关“跃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跃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