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今天,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,有关王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王 读音是wáng,部首是王,笔画是4画,繁体字是王,结构是独体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王国。王法。公子王孙。王朝(cháo )。
◎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
◎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桥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
◎ 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
◎ 姓。
含“王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买王得羊(mǎi wáng dé yá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·张怀瑾《书断》:“时人云:‘买王得羊,不失所望。’” 用法:买王得羊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①谓想买王献之字,却得到了羊欣的字。意为差强人意。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。
鹅王择乳(é wáng zé rǔ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水乳同置一器,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。事见《祖庭事苑》卷五。清·钱谦益《与素华禅师书》:“《宗镜》删订,非鹅王择乳不能具此心眼。” 用法:鹅王择乳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做事。 成语释义为水乳同置一器,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。比喻择其上乘精华。事见《祖庭事苑》卷五。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(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,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12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兴礼乐,遇桀纣呈干戈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释义为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纣:商纣。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,遇到坏人以武相待
曳裾王门(yè jū wáng mé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东汉 班固《汉书 邹阳传》:“饰固陋之心,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?” 用法:曳裾王门偏正式;作谓语;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。 成语释义为曳:拉;裾:衣服的大襟。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。
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(xué chéng wén wǔ yì,huò yǔ dì wáng jiā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10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9卷:“陈辛曰:‘我正是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’不数日,去赴选场,偕众伺候挂榜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艺:技艺;货:财物。学成文武全才,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
跟“王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吴姬越艳楚王妃,争弄莲舟水湿衣---《采莲曲二首》王昌龄 唐朝
君王选玉色,侍寝金屏中---《怨歌行》李白 唐朝
婿为燕国王,身被诏狱加---《秦女休行(西门秦氏女)》李白 唐朝
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---《长恨歌》白居易 唐朝
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---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辛弃疾 宋朝
含“王”字的成语大全:
擒贼先擒王、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、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、图王霸业、成则为王,败则为贼
王公大人、当刑而王、成者为王,败者为贼、敌王所忾、占山为王
成语,在大家平常生活中也是时时会被使用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必须有一些认识的,不然,用错成语是会被一些人嘲笑的。上面有关“王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王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