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、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当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本文,我们就来学习一下,带微字的成语大全。
微 读音是wēi,部首是彳,笔画是13画,繁体字是微,结构是左中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小,细小:细微。轻微。微小。微型。微观。微雕。微积分。微电脑。微量元素。谨小慎微。微乎其微。
◎ 少;稍:稍微。微笑。微调(tiáo )。
◎ 衰落;低下:卑微。微贱。
◎ 精深;精妙:微妙。精微。微言大义。
◎ 隐约;不明:微茫。微词(隐晦的批评)。
◎ 隐匿:“白公奔山而缢,其徒微亡”。
◎ 暗中察访:微行。
◎ 无,非:“微斯人,吾谁与归”。
◎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,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:微米(公制长度单位,“米”的百万分之一)。
含“微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知章知微(zhī zhāng zhī wē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AC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晋·潘岳《杨仲武诔》:“笃生吾子,诞茂淑姿。克岐克嶷,知章知微。” 用法:知章知微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微:细微。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,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
睹著知微(dǔ zhù zhī wē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连动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文选 王粲〈赠文叔良〉诗》:“探情以华,睹著知微。”李善注:“ 《越绝书》:‘子胥曰: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己。’” 用法:睹著知微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从明显的表象,推知到隐微的内情。
微显阐幽(wēi xiǎn chǎn yōu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来,而微显阐幽,开而当名,辨物正言,断辞则备矣。” 用法:微显阐幽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谓显现微妙之处,阐明幽深之理。
钩隐抉微(gōu yǐn jué wē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郭绍彭《宋王先生圹铭》:“《从书》门分类聚,钩隐抉微,考证经史百氏,下致骚人墨客佚事,细大不捐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钩:探取;抉:排出,挖出。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
破颜微笑(pò yán wēi xià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 用法:破颜微笑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形容心领神会。
跟“微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朝闻游子唱离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---《送魏万之京》李颀 唐朝
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---《竞渡诗 /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》卢肇 唐朝
天上人间何处去,旧欢新梦觉来时,黄昏微雨画帘垂---《浣溪沙·枕障薰炉隔绣帷》张曙 唐朝
山抹微云,天连衰草,画角声断谯门---《满庭芳·山抹微云》秦观 宋朝
瞻彼洛城郭,微子为哀伤---《薤露》曹操 魏晋
含“微”字的成语大全:
刻画入微、研精阐微、将寡兵微、微察秋毫、析精剖微
慎小谨微、识微见几、杜渐除微、析微察异、微言大义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时时会被使用的,因此,对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知的,否则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的。上面关于“微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微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