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。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为最多。本文,大家就来认识一下,关于铁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铁 读音是tiě,部首是钅,笔画是10画,繁体字是鉄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金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一种金属元素,工业上用途极广,可以炼钢,可制各种器械,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。
◎ 形容坚硬:铁拳。铁军。铁骑。金戈铁马。铁汉。铁蹄。铁腕。
◎ 形容确定不移:铁铮铮。铁的纪律。铁证。
◎ 形容刚正:铁面无私。
◎ 形容表情严肃:他总是铁着脸。
◎ 黑色:铁骊。铁青。
◎ 兵器的代称:手无寸铁。
◎ 姓。
含“铁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铁树开华(tiě shù kāi huā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续传灯录·或庵师体禅师》:“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,梁翰别郡守曾公。逮夜半书偈辞众曰:‘铁树开华,雄鸡生卵,七十二年,摇篮绳断。’掷笔云寂。” 用法:铁树开华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见“铁树开花”。
铜围铁马(tóng wéi tiě mǎ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:“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,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。” 用法:铜围铁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坚固的阵势。
化铁为金(huà tiě wéi jī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化铁之术》:“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,授化铁为金之术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等 成语释义为化:变。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。比喻修改文章,化腐朽为神奇
踏破铁鞋(tà pò tiě xié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动宾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 用法:踏破铁鞋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花费极大的力气。 成语释义为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,花费极大的力气。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,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复句式成语;形式为:10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祝穆《方舆胜览·眉州·磨针溪》: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,学业未成,即弃去,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’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”。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释义为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
跟“铁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玉漏银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明开---《上元夜六首·其一》崔液 唐朝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---《书愤五首·其一》陆游 宋朝
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---《蝶恋花·出塞》纳兰性德 清朝
戎衣不脱随霜雪,汗马骖单长被铁---《从军行》李昂 唐朝
平明日出东南地,满碛寒光生铁衣---《度破讷沙二首·其二 /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》李益 唐朝
含“铁”字的成语大全:
铜心铁胆、铁中铮铮、心如铁石、铁树花开、铁窗风味
铁棒磨成针、钢打铁铸、铜筋铁骨、点铁成金、铁壁铜山
成语,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频繁会被使用的,因此,对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错成语是会被他人嘲笑的。上文关于“铁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铁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