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语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,众人皆说,成之于语,故成语,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本文,我们就来认识一下,关于本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本 读音是běn,部首是木,笔画是5画,繁体字是本,结构是独体结构,五行属木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
◎ 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
◎ 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
◎ 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
◎ 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
◎ 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 )。
含“本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掂梢折本(diān shāo shé bě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二折:“休置俺这等掂梢折本的赔钱货,则守恁那远害全身的安乐窝。” 用法:掂梢折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亏本。 成语释义为垫钱亏本。梢,钱的市语。
正本澄源(zhèng běn chéng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旧唐书·高祖纪》:“欲使玉石区分,薰莸有辨,长存妙道,永固福田,正本澄源,宜从沙汰。” 用法:正本澄源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 成语释义为犹正本清源。
折本买卖(shé běn mǎi mài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一折:“稍似间有些钱,抵死里无多债,权做这场折本买卖。” 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亏本 成语释义为折:亏损。亏损的生意。泛指吃亏的事
去末归本(qù mò guī bě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后汉书·章帝本纪》:“比年阴阳不调,饥馑屡臻。深惟先帝忧人之本,……诚欲元元去末归本。” 用法:去末归本作谓语、定语;指重视农业。 成语释义为去:弃;末:非根本的,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;本:根本的,古称农业为本业。使人民离弃工商业,从事农业,以发展农业生产。
枯本竭源(kū běn jié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人民日报》1959.10.12:“必须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机,使之能够继续繁殖,不要枯本竭源。” 用法:枯本竭源作谓语、宾语;指损害事物的根基。 成语释义为枯:使枯死;本:根本;竭:竭尽;源:源头。指损害事物的根基
跟“本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---《归园田居·其一》陶渊明 魏晋
妾本秦罗敷,玉颜艳名都---《陌上桑》李白 唐朝
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---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苏轼 宋朝
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---《鹧鸪天·醉拍春衫惜旧香》晏几道 宋朝
流水本自断人肠,坚冰旧来伤马骨---《从军行(朔方烽火照甘泉)》卢思道 隋朝
含“本”字的成语大全:
归正反本、本固邦宁、端本正源、山河易改,本性难移、舍本问末
报本反始、三句话不离本行、整本大套、一本正经、反本溯源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常常会被用到的,因此,关于成语的释义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嘲笑的。上面有关“本”字的相关文章就到这儿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本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