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语言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,众人皆说,成之于语,故成语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可以说是最多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,关于报字的成语都有什么。
报 读音是bào,部首是扌,笔画是7画,繁体字是報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传达,告知:报告。报喜。报捷。报考。报请(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)。报废。
◎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、信号或出版物:简报(文字较短、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,印发给有关部门)。电报。情报。晚报。画报。报端。
◎ 回答:报答。报恩。报仇。报国(报效祖国)。报酬。
◎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:报应。
含“报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一叶报秋(yī yè bào qiū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·鲍溶《始见二毛》诗:“百川赴海返潮易,一叶报秋归树难。”唐·柳氏《杨柳枝》词:“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。” 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秋天来临 成语释义为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同“一叶知秋”。
现时报(xiàn shí bà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3字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前日这老道前来求亲时,我们只怪他不伦,岂只是个妖魔,今日也现时报了。” 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释义为现时:今生今世。指今世作恶就在今世遭报应
投木报琼(tóu mù bào qió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 用法:投木报琼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。 成语释义为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。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。
恶有恶报(è yǒu è bào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紧缩式成语;形式为:ABAC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南朝·梁·萧衍《新酒肉文》:“行十恶者,受于恶报;行十善者,受于善报。” 用法:恶有恶报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。 成语释义为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。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。
因果报应(yīn guǒ bào yì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主谓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唐 慧立本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第七卷:“唯谈玄论道,问因果报应。” 用法:因果报应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 成语释义为因果:原因和结果。佛教迷信,认为今生种什么因,来生结什么果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跟“报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黄云陇底白云飞,未得报恩不能归---《古意(男儿事长征)》李颀 唐朝
去年寄书报阳台,今年寄书重相催---《久别离(别来几春未还家)》李白 唐朝
井放辘轳闲浸酒,笼开鹦鹉报煎茶---《夏日题老将林亭》张蠙 唐朝
明朝游上苑,火速报春知---《腊日宣诏幸上苑 / 催花诗》武则天 唐朝
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---《春思(莺啼燕语报新年)》皇甫冉 唐朝
含“报”字的成语大全:
借身报仇、投桃之报、酬功报德、感恩图报、捐躯报国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、知恩必报、报怨雪耻、以德报怨、竹报平安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频繁会被用到的,是以,对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认识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一些人嘲笑的。上面关于“报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报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