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字里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成语,众人皆说,成之于语,故成语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今天,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,带岭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岭 读音是lǐng,部首是山,笔画是8画,繁体字是嶺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土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山,山脉:山岭。分水岭。岭脊(山脊)。
◎ 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:岭南(指五岭以南的广东、广西一带。亦称“岭外”、“岭表”)。
含“岭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登山逾岭(dēng shān yú l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42回:“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,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,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,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长途跋涉 成语释义为形容长途跋涉,旅途艰辛
叠岭层峦(dié lǐng céng l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,叠岭层峦险峻山。” 用法:叠岭层峦作宾语、谓语、状语;用于地势等。 成语释义为叠:重叠;层:重复,接连出现。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。
重山峻岭(chóng shān jùn l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《宣和画谱·赵令穰》:“使周览江、浙、荆、湘重山峻岭,江湘溪涧之胜丽,以为笔端之助,则亦不减晋宋流辈。” 用法:重山峻岭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山脉等。 成语释义为连绵起伏的高山。
登山踄岭(dēng shān bù l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8回:“我那顽徒,俱是山野庸才,只会挑包背马,转涧寻波,带领贫僧登山踄岭。”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长途跋涉的辛苦 成语释义为踄:同“步”,蹈,走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
巴山越岭(bā shān yuè lǐng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人似巴山越岭彪,马跨翻江混海虬。” 用法:巴山越岭作谓语;形容善于登山行走。 成语释义为巴:攀援。攀山过岭。形容善于登山行走
跟“岭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村喜禾花实,峰看岭岫重---《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》赵汝愚 宋朝
绣岭宫前鹤发翁,犹唱开元太平曲---《绣岭宫词(春日迟迟春草绿)》李洞 唐朝
从此信音稀,岭南无雁飞---《菩萨蛮·子规啼破城楼月》李师中 宋朝
冻云宵遍岭,素雪晓凝华---《望雪》李世民 唐朝
雪岭金河独向东,吴山楚泽意无穷---《送婆罗门》清江
含“岭”字的成语大全:
爬山越岭、横峰侧岭、翻山越岭、高山峻岭、登山越岭
重山复岭、巴山度岭、丛山峻岭、荒山野岭、崇山峻岭
成语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用到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意思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认知的,要是,用不对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话的。上文有关“岭”字的相关知识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岭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