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汉字里,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。成语,众人皆说,成之于语,故成语,成语多为四字,或是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,其中,四字成语尤其最多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,有关源字的成语有哪些。
源 读音是yuán,部首是氵,笔画是13画,繁体字是源,结构是左右结构,五行属水。
字义解释为:
◎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:河源。泉源。发源。源远流长。源头。
◎ 事物的根由:来源。资源。渊源。能源。起源。策源地。
◎ 姓。
含“源”字的成语及解释:
枝源派本(zhī yuán pài bě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叶滴《题陈寿老论孟纪蒙》:“天台陈耆卿生晚而又独学,奚遽笔之书?然观其简峻捷疾,会心切己,则非熟于其统要者不能入也;总括凝聚,~,则非博于其伦类者不能推也。” 用法:枝源派本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指寻根究源,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。
沿流讨源(yán liú tǎo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严复《原强》:“其勉人治群学者,意则谓天下沿流讨源,执因责果之事,惟群事为最难,非不素讲之所得与。” 用法:沿流讨源作谓语、定语;指追求事物本源。 成语释义为犹沿波讨源。
开源节流(kāi yuán jié liú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等赋府库者,货之流也。故明主必谨养其和,节其流,开其源,而时斟酌焉,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。” 用法:开源节流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褒义。 成语释义为开源:开辟水源;节流:节制水流。开辟收入的新来源;节制支出;减少消耗。比喻增收节支。
酌水知源(zhuó shuǐ zhī yuán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联合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明·张居正《答上师相徐存斋书》之二六:“谬膺重任,得免愆尤,实老师教庇所及,酌水知源,敢忘衔结。” 用法:酌水知源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渊源有自(yuān yuán yǒu zì):是中性成语;结构属于偏正式成语;形式为:ABCD式的成语;出处来自于:宋·陆游《读宛陵先生诗》诗:“锻炼无遗力,渊源有自来。” 用法:渊源有自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 成语释义为亦作“渊源有自来”。①有根据,有来源。②指有根底。
跟“源”字有关的诗词有:
陶令不知何处去, 桃花源里可耕田---《七律·登庐山(一山飞峙大江边)》毛泽东 近代
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---《桃源行(渔舟逐水爱山春)》王维 唐朝
去年战桑干源,今年战葱河道---《战城南》李白 唐朝
活水源流随处满,东风花柳逐时新---《观书(书卷多情似故人)》于谦 明朝
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---《浣溪沙·二月春花厌落梅》晏几道 宋朝
含“源”字的成语大全:
端本正源、穷源竟委、沿流溯源、源源而来、追根求源
饮水知源、清源正本、源源不绝、探本溯源、穷本极源
成语,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会被使用的,所以,关于成语的道理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些了解的,否则,用错成语是会被其他人笑话的。上面有关“源”字的相关内容就到这里了,为大家介绍了含“源”字的一些成语及诗词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